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从零开始,厚积薄发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培训心得

发布时间:2014-01-09

        对于写作,在未参加工作之前,我从未认真的或者说系统性的审视和思考过。因为,在学校,写作是我的必修课,也早已融入到我的业余生活,和它的熟悉程度已经令我不曾想到要去总结和反思。
        然而,工作的环境和学校相差太大,暂且不说和公文写作相去甚远的散文文体,就连曾经熟悉和常用的文体如议论文、记叙文等应用性文体到了职场中也大相径庭。从入职到现在,我一直觉得,不论我曾经是何专业,在公文写作上要始终保持归零的心态,向公司优秀前辈学习,在日常的各种公文写作中积累经验,并扬长避短,摆脱学校专业思维模式的限制,提升职场公文写作水平;同时,注重积累,所谓勤能补拙、厚积薄发,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多听多看多写,并积极思考和总结,真正学会并做到学以致用。
        由于公文写作是我本职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因此我着重从自身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谈两点心得:
        第一,公文的目的性决定了公文语言的精炼和准确。在公文行文时,如何用最准确和精炼的语言将需要协调的问题、下发的通知、汇报的总结等陈述清楚是公文写作者最重要的写作技能。
        我在写一些工作总结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文章重点或要点表达不够清楚,或者是围绕重点或要点而展开的段落过于繁琐和松散,导致整篇文章目的性不够明确,结构不够紧凑。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除了我公文写作经验不足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和我所学专业相关。文学文体和应用性文体的区别在于其语言的所指和文体的结构,文学语言的模糊性、结构的发散性和公文应用性语言的准确性、结构的整齐紧凑形成鲜明对比。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在日常工作中,尽量改变以前的写作思维和行文习惯,从零开始,培养规范的公文写作模式。
        第二,公文受众的特殊性决定了公文的严格和严谨。在本次培训中,我认识到,由于公文在特定的群体中应用,具有法定性、政策性、实用性、时效性和规范性。因此,在公文行文时,必须保证其语言和形式的规范性、准确性、针对性、及时性和严肃性。经过大概半年的写作锻炼,在公文形式方面,目前,我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公文的格式。然而,外在的形式容易模仿和学习,但内在的某些特质却难以把握。
       我也经常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即在公文写作时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目的,具体到日常工作中就是无法准确理解领导意图。我想,在这个方面,除了不断积累工作经验之外,就如培训课上所讲的,要从平常的工作接触中、从主动询问中获得;从领导批示中领会;从平时言谈中捕捉;从讲话材料中把握;从积零为整中综合。也就是说,提升公文写作技巧要在平常积累中,而准确把握文章目的和脉络,领会写作意图也要在日常积累中锻炼和提升。

发展运营部
洛阳国大学家科技园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招商热线:0379-63002555
0379-63002666
客服热线:400-0379-666
物业热线:0379-80860361
  • 洛阳市新联会
  • 洛阳市侨联
  • IASP国际科技园协会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3-2020 洛阳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豫ICP备12008035号-1

豫公网安备 41030502000584号

地址:洛阳市涧西区龙裕路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 联系电话:0379-63002555 63002666 传真:0379-63002177

技术支持:中原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