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三年试点检验,洛阳市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终期评估,正式成为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市,也是全国首个此类城市。这是河南日报记者4月20日从省质监局获得的信息。
为发挥标准化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装备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11年11月,洛阳市向国家标准委提出建立先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市的申请。2012年8月,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复同意洛阳市建立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市,实施期为3年。经过3年的试点工作建设,洛阳市装备制造业标准水平、质量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升,并完成了相关工作目标任务,受到国家标准委评估组的充分肯定。
据介绍,至2015年,洛阳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达684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9.3%,比2012年增加12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82.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4.2%,比2012年增加816.7亿元;实现利润104.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50%,比2012年增加21.4亿元。目前,洛阳市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1亿元的企业达418家,形成大型成套装备、农业机械、工程机械、交通运输装备、轴承及基础件等五大装备制造业支柱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郭海方)
作为洛阳市“一基地两园区”发展战略重要布局,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创建之初,就确定以智能装备及工业机器人、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
2013年,园区成为洛阳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
2014年,园区被纳入洛阳市“一基地两园区”发展战略,成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专业园区;
2014年,中科院自动化所进驻科技园,并于2015年牵头组建河南省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全市全省机器人产业培育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2016年,园区促成洛阳市与库卡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库卡机器人工程中心有望落户洛阳,将进一步推动洛阳市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中科院自动化所(洛阳)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洛阳语音云创新研究院3家新型研发机构,已进驻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时,为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园区将目光瞄准海外:从美国硅谷成功引入彭先兆团队,在园区注册视微影像公司;同步在美国硅谷成立分支机构中美企业服务中心、洛阳(硅谷)先进技术研究院。此外,园区联合美国Idea Campus理想校园,成立国际企业孵化器,在美国硅谷及洛阳共建国际企业孵化器,打造集国际资本、人才、项目、技术等资源双向输出基地、国际技术转移基地和国际高端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