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由国际在线、洛阳市委宣传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主办的“大平台展现大中原,新成就激励再前行—2017CRI中外记者看河南”大型采访活动完美收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中央、河南省媒体记者40余人,深入洛阳市和郑州市,向全世界报道和展现了中原风采,其中,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河南省创新标杆,成为此次采访活动的重要典型。
据不完全统计,活动期间,国际在线中文网共发布原创类稿件近50篇,其中有7篇重点报道了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国际在线外文网及海外社交平台Facebook等推广贴文近100篇,法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等多位外籍记者在线推广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数据来源:国际在线网站)现将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相关报道逐一刊发如下:
新闻01【CRI中外记者看河南】洛阳: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默罕默德·多希德 薛斐斐):CRI中外记者看河南报道团在洛阳的采访进入了第三天,我对洛阳的了解也更加深入了。洛阳是个非常宜居的城市,商业区熙熙攘攘,居住区绿树成荫,非常安静,让人感觉非常舒适。
在洛阳随处可见满眼的绿色,城市的绿化程度之高令我惊讶,可见洛阳市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而绿色的环境也造福着这里的人们,这里的生活环境令人羡慕。
位于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景象十分壮丽!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艺术创造能力令人惊叹!洛阳政府对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令人钦佩,这样的理念和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国家学习和借鉴。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洛阳国家大学科学园。科技园是洛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有210多家高科技企业入驻科技园,这些企业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深深为洛阳这座城市着迷,这里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蓬勃发展的新兴科技产业。从洛阳我也看到了现代中国的发展,现在中国正走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洛阳就是其中一个缩影,中国发展日新月异!
新闻02【CRI中外记者看河南】记者手记:令人惊叹的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萨克地迪威尔 侯丽娜):人们一直对了解未来充满热情,更关注有关于未来的科技发展。今天,CRI中外记者看河南报道团来到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参观,亲自感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中国未来科技的探索和发展。
掩映在绿树中的科技园,首先以它的自然之美迎接了我们。随后,工作人员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各个部门的特色和发展。在这里的参观,让我一直处于惊叹的状态。不论是与心脏疾病治疗、眼科手术相关的尖端技术和仪器,还是智能工具、家居产品,都令人赞叹不已。
我虽然在中国工作了几年,但是仍然不懂汉语,智能翻译工具让我非常感兴趣。只要对着它的话筒说话,不管是英语还是中文,它就能马上翻译转换成对应的语音。在我看来它就是外国人在中国生活的必备神器。还有一个有意思的音响造型的小东西,它除了能作为音响设备播放音乐,也可以很机智的回答使用者提出的很多问题,更方便的是还可以通过它控制与其相连接的其它家居设备。另外一个通过语音识别转换文字的智能输入工具,简直就是记者工作的最佳伴侣。中国在未来航天领域的计划、装备研制、创新举措等等,更是让我叹服我相信科技园里所有的这些已经生产出来的和正在研制中的产品,都将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新闻03【CRI中外记者看河南】记者手记:洛阳——面向未来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Helene MASQUELIER 翻译 马骞):洛阳不仅仅是个有着丰富历史的城市,也是一座未来感十足的城市,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记者团的成员在科技园体验了各种科技创新产品,都纷纷惊讶于这里现代化的科学研究实验室和产业创新能力。科技园里汇集了很多企业,其浓厚的创造性和创新性环境正引领着这些企业孕育未来。
新闻04【CRI中外记者看河南】记者手记:走近洛阳的创新园地
国际在线消息(伊朗籍记者 莫日甘 翻译 蔺思淼):一直以来,中国政府都在致力于推动发展。在这片广袤大地上,快速变革的踪迹随处可见!从北到南,不论是中原地区还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不论是新城还是老城,人们都在政府的帮助下,发挥着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共同践行着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创新驱动”的理念,建设着自己的祖国。
作为河南省文化中心的古城洛阳也不甘落后。他们建立起“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这座位于洛阳先进制造业聚集区、总投资额高达20亿元的大规模科技中心。科技园以智能设备、工业机器人、现代服务业等为产业定位。园区遵循创新引进“人才+项目”,聚集科技创新主体;搭建技术对接平台,打通科技创新产业目;集成创新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创新生态三个原则,吸引了众多的学者、科研人员、投资人和创新者。
通过打造这个科技园区,洛阳在保护原有文化和文明的同时,也为这里的年轻人提供了现代的、创新的吸引力和条件,为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新闻05【CRI中外记者看河南】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薛斐斐):提起洛阳这个城市,很多人都知道她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洛阳因牡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如今古都洛阳也在焕发着新的生机,她所迸发出的创新与活力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这座古都的既往印象。近日“2017CRI中外记者看河南”记者团走进了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感受了这里科技创新的力量。
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位于洛阳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南部,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区范围内。园区总经理孙少波向记者介绍说:“(园区)围绕着现代科技服务业、机器人智能装备规划,建设了企业孵化区、企业加速成长区、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落实洛阳市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目标,核心愿景是以市场化手段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引领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核心业务有四个方面:科技企业的孵化,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金融以及科技园区的建设。”
科技园区总面积60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自2011年项目启动至今,入住企业已突破210余家。其中新型研发机构4家,海外华人华侨及留学人员创业团队46家,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73家。为了能吸引到更多的优秀科技及创新企业来到园区,洛阳市政府和科技园提供了多项优惠政策。园区总经理孙少波介绍到:“(洛阳)市里面‘河洛英才’计划,分为领军型、紧缺型、创新型,分别给予5000万、3000万、2000万不等的经费。洛阳是国家小微双创示范城市,(根据相关政策)三年之内国家给洛阳6个亿,每年2个亿资金支持,地方(政府)配套给48个亿,合起来54个亿发展资金支持创新创业团队。围绕这些资金,市里出台了一系列创业支持政策,比如大学生小额贷款、小额担保等。园区孵化期企业房租等有减免政策,资源匹配是免费的,需要资金时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募集,大学生创业也有税收优惠政策。”
科大讯飞洛阳语音云创新研究院就是园区内引进的高科技企业之一。研究院将他们的科研成果与当地企业的业务生产相结合,用人工智能助力当地企业的传统装备智能化。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白瑞说:“将已经成熟的技术应用于智慧教育、智慧政务、公安等领域,方便河南老百姓,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当今的发展和便利。落户河南一年后(去年6月成立研究院),取得了很多成果。我们和洛阳当地的龙头国有大型企业中信重工进行了合作。中信重工做了工矿用的消防机器人,把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嵌入到消防机器人里面,可以实现声音的群控和单控。比如说一号机器人‘向前’,或者全体机器人‘同时向前进’,可以实现群控,不需要人进入到很危险的场所,消防机器人进去以后远场就可以控制它,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除了资金及政策支持以外,科技园还为园区企业提供“保姆加管家”式服务,帮助解决企业在园区里的各项相关问题。乐名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声音商标创制机构。一方面致力于声音商标的创意、设计、制作、推广,另一方面致力于声音应用科学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创始人田华是一位在北京奋斗的音乐人,老家就在洛阳。科技园有力的政策支持、良好的发展环境、贴心的配套服务吸引他回到家乡,将公司落户科技园。他说:“到了科技园就(像)到了大家庭(一样),每个工作人员都特别亲,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每个和园区有关的事都能得到解决,在政策方面帮我们解读。我们本身是做音乐的,只专注于创作这块,不擅长其他方面的事情,在这个园区专业的事情由我们做,其他事情全部都由园区帮我们解决。来了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发现,我们园区在自贸区里,觉得特别幸运。”
有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有园区的贴心管理和服务,科技园一期企业入驻名额已全满,还有许多企业在轮候。目前科技园二期工程正在兴建之中。科技园的建立,不但创造了就业、产生了税收,还通过创新的方式让大家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帮助地方传统产业升级,解决了技术难题和瓶颈。我们看到,通过科技园这样的创新型项目,古都洛阳正在迸发着新的活力,走在传承并创新的道路上。
新闻06【CRI中外记者看河南】打造创新发展的龙头――记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薛斐斐):11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外记者看河南记者团参观了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园位于洛阳市南部,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区范围内,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科技园以智能装备及工业机器人、现代服务业为产业定位。是洛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记者团的中外记者们在科技园体验了各种科技创新产品、采访了园区创业企业代表并且感受了园区科技创意文化,深入地进行了采访报道。
新闻07【CRI中外记者看河南】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和创新的直通车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曦):近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几十位来自尼泊尔,法国,巴西,伊朗,土耳其,印度等国家的中外记者参观了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
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项目启动于2011年2月,是以“政府引导、高校支撑、市场运作、开放办园”为发展思路构建的一条科技创业孵化生态链条。
在发展之初,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就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以智能装备及工业机器人,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工业设计及工业检测,高端教育培训,文化创意为主导产业。每年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直通硅谷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各种培训与沙龙等二百余场线下活动,聚集和启发优秀创意,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金融服务、到法务、财务、技术与人力的全方位管家式保姆试服务。
与此同时,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也一直致力于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采用先进的管理思路与理念,致力于成为一流的科技产业创新与创业的孵化地。目前,21家省市重点实验室,200多家企业,以及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已成功入驻。(以上文章来源:国际在线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