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成为日前召开的全市上半年重点工作推进会议热词之一。时下,洛阳市“双倍增”行动正逐步引向深入。在上半年申报、新建创新主体、创新平台数量“井喷”基础上,我市下半年将狠抓有关激励政策落实,力争全年新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创新龙头企业分别达到60家、2家、5家,创新主体数量较上年增长20%;新建国家级创新平台2家、省级创新平台30家,引进国字号创新平台2家,创新平台数量较上年增长24%。
大力实施“双倍增”行动,洛阳再出发!
倍增加速,创新激情涌动全城
83.6米长,竖立起来相当于30层楼的高度,一举打破中国风电叶片长度纪录!这是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日前给中国新能源产业带来的惊喜。
前不久,该风电叶片静力测试顺利完成,并获得两家认证公司一致肯定,意味着叶片能够适应实际服役过程中各类恶劣工况,距实地应用更近一步。
前进的步伐,不止体现在企业新产品研发上。随着行业领先地位日益稳固,这家企业上半年申报了省级创新龙头企业。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我市去年年底将“双倍增”行动列入现代创新体系重大专项后,直接激发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打造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热情不减,创新主体的发展激情涌动全城。
数据说话:上半年,全市推荐申报省级创新龙头企业36家、高新技术企业97家,分别是去年同期的1.8倍、1.25倍;推荐申报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68家,较去年同期增长73%;209家企业通过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如果说创新是跨越发展的惊险一跳,那么平台就是起跳的踏板。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上半年,我市新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新认定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获批全省首批专业化众创空间2个、省级星创天地4个,新增创新平台数量是去年同期的1.5倍!
加强培育,政策创新步履坚定
“洛阳连接器”助力首艘国产航母入水、“洛阳推进剂”力推天舟一号升天……上半年,“洛阳创新”一马当先、亮点十足!
为举世瞩目的国家大工程配套,让人们再次记住了来自洛阳创新尖兵的名字——中航光电、中信重工和黎明院。人们发现,这些企业有个共同的头衔——省级创新龙头企业。
为了培养更多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并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抢占高地的发展格局,我市日前出台了《洛阳市培育创新型企业实施办法》,为实现“双倍增”中的创新主体倍增提供了有力抓手,推动形成我市创新主体梯次发展、加快发展的良好格局。
“我们创新发展的动力更足了。”河南柴油机重工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根据该办法,这家企业申报的省级创新龙头企业若成功获认定,将获得高达100万元奖励。
政策创新不仅围绕创新主体倍增,在创新平台倍增行动中,我市也敢于闯、勇于试,蹄疾步稳、步履坚定。
上半年,我市相继出台了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实施办法(试行)、加快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实施办法(试行)、加快“星创天地”建设扶持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大幅提高对新获批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奖励资金额度,配套完善众创孵化载体建设奖励扶持政策,国家、省、市三级创新平台载体梯次建设格局正逐步形成,为创新平台倍增激发新动力、打造新引擎。
狠抓落实,倍增行动再攀高峰
日前,在偃师市产业集聚区,东方日升(洛阳)新能源有限公司太阳能电池技术改造项目生产线上,机械臂挥舞,涂装生产线满负荷运行。上半年,这家企业太阳能电池片转换效率提高了0.1个百分点,达到行业领先的20.15%。
“别小看这0.1个百分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点滴差距事关企业存亡。”企业负责人说,时下,这家企业工艺创新和升级有了新底气——河南省新能源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我市列为拟培育的省级创新平台,为企业产品工艺和应用“更上一层楼”加把劲。
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为助力更多企业跑出创新“加速度”,下半年,我市将狠抓激励政策落实,新一轮“双倍增”行动举措呼之欲出。
——创新主体培育出实招。我市将建立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库,遴选100家以上成长性好、创新优势明显的企业入库培育,大力实施好引导普通中小企业转型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分类培育成长为科技小巨人企业和创新龙头企业计划,建立和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体系,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加快形成创新龙头企业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撑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发展体系。
——创新平台建设再加力。着力抓好中信重工国家环保设备工程实验室、洛耐院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七二五所国家钛合金产业工程实验室等一批“国字号”平台建设;重点推动洛阳北航科技园等3家单位申建国家级众创空间(星创天地),重点力推洛阳信息科技城申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开展两轮市级企业研发中心认定工作,下半年计划新认定企业研发中心10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个、重点实验室10个。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有理由相信,随着“双倍增”行动的持续深入实施,“洛阳创新”必将风光无限!
各界热议
市科技局局长王进:实现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就要建立完善市县联动工作机制,通过持续不断的企业培训,释放政策红利,盘活创新资源。下一步,市科技局将锁定重点县区、重点园区、重点载体和重点企业,就创新主体、创新平台申报程序等政策进行深入解读,切实让企业了解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实施创新发展,为“双倍增”提供源头动力。
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董事长任慧宏:实现“双倍增”,科技园区自身一定要有所作为。下一步,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将推陈出新,提供“保姆+管家”全方位服务,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同时,园区将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引入国际创新资源,孵化出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乃至创新龙头企业,为实现创新主体倍增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朱云章:鼓励企业建设创新型企业,既有的优惠政策也要加强贯彻、充分利用。例如,要发挥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科技财政政策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普惠性财税政策的引导作用,扶持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洛阳艾罗德智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顺利:这几年,各类科技园区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日益成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之一。“双倍增”行动中的创新平台倍增,无疑顺应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形势、新规律,未来必将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走向深入,让我市涌现更多行业尖兵。 (洛阳日报 2017年8月1日报道 记者:张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