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年,是洛阳市新一轮科技创新蓬勃兴起,产业转移加快推进的五年,也是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2013年10月9日,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张衡园孵化基地正式启用,2018年10月,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毕昇园企业总部竣工投用。从当初的一片荒芜,到现在的高楼林立,从1.6万平米孵化场地,到13万平米孵化载体,从65家入园企业,到300多家企业入驻,这一切只用了五年时间。
五年后的今天,穿过张衡园,漫步毕昇园,所到之处,草木葱葱郁郁。总部独栋、联排、双拼、绿色多层等业态,造型现代、典雅,以视窗彰显企业个性,以BOX建筑演绎现代主义风范。五大主导产业已形成集聚之势,科大讯飞、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深圳光启、视微影像、组织器官再生中心、睿尚京宏、中科慧远等企业发展良好,已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带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1
精 准 孵 化
在这五年里,科技园抓住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机遇,把“精准孵化”的理念写在了园区发展的旗帜上,精准“选种”,让“千里马”竞相奔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精准服务,使每一个人创新团队的梦想都得以傲然绽放,盛开在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征程上; 精准“链”接,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的任督二脉,实现孵化速度向孵化质量的转变,孵化园区向孵化品牌的转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精准孵化”之路。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近三年,科技园企业营业收入及利税年均增长率超过100%。并先后获得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国侨联新侨创新创业基地8个国家级荣誉或资质,成为河南乃至全国的一张金光闪闪的孵化器名片。
2
广 纳 英 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用创新的事业汇聚天下英才,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入园。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人才兮出四方。实施“人才+项目”的战略,科技园组建专业化运营团队,走专业化服务道路,形成了一条龙、立体化的服务体系,吸引海外大批高层次人才来园区创新创业。
在视微影像(河南)科技有限公司,彭先兆团队研制的新一代扫频激光OCT(中文全称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眼科成像仪首台样机下线,多项性能国际领先,成为首批“河洛英才计划”支持团队。这意味着,我国在光代替超声的成像技术领域,实现了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跨越。
通过取自成人自体9平方毫米、近似于米粒大小的皮肤,两周可制备成局部心脏组织,一年左右可制备成一颗完整的心脏……在田丰丰教授中心科研团队多年努力下,这一颇有科幻色彩的医疗技术正在科技园的国内最大单体百级超净间实验室里变成现实……
中科慧远视觉技术有限公司是由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与(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共同孵化的一家专注于工业外观检测的科技型创业公司,在手机盖板玻璃检测方向,具有多项成熟技术与软硬件系统,未来瞄准工业外观精密检测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今年8月,中科慧远盖板玻璃外观精密检测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经过层层选拔,从98个竞争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河洛英才计划”支持,手机盖板成品检测仪已经成功投入市场,切入手机玻璃盖板生产厂商的痛点,大大提升了工厂质检效率及准确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解放了海量工作在恶劣环境下的质检工人......
3
以 赛 为 媒
以“赛”引才、搭“台”唱戏。2016年,科技园启动首届中国(洛阳)直通硅谷创新创业大赛,以实现国内外高端人才、金融资本、先进技术、优质项目等资源在洛阳的聚集为宗旨,并通过组织“直通硅谷创业训练营”,实现对全国乃至全球双创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起洛阳与硅谷的常态化对接机制。2016、2017年两届(洛阳)直通硅谷创新创业大赛,就赢得大赛神策数据、勤浩生物、光度智能、中云智慧、AR新赛道、DD翻译官等多个朝阳项目落户园区。
2018中国直通硅谷创新创业大赛无论是在项目数量、辐射地域、投资机构、奖项激励等方面均属空前。9月11日华中赛区(洛阳复赛)开启,到目前,本届大赛复赛阶段已完美落幕。与往届大赛不同,本届大赛重点布局以点带面,通过区域主要城市链接片区,使全国各大赛区形成有效支援,达到产业优势互补、资源充分融合的效果。
百川汇海,有容乃大;“土”、“洋”激荡,风光无限。看今朝,由各路人才组成的创新大军浩浩荡荡,为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让“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新时代的主旋律更加激昂。
4
产 业 聚 集
产业集聚,跨界融合,产生1+1>2的效应。目前,科技园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发展劲头十足。一批龙头企业成了产业领军的同时,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爬坡攻关、转型发展提供了诸多选择的可能性。
一直以来,科技园通过强化技术支撑作用,充分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密集的优势,积极推动中科院自动化所(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洛阳语音云研究院、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洛阳研究院积极开展与中信重机、一拖、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中集凌宇等本地企业开展项目合作、研发合作,在特种机器人、智能农机、绿色石化装备、3D打印装备等高端领域形成一批产业化项目,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形成新的增长点。今年9月,洛阳捷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科大讯飞洛阳语音云创新研究院实现技术对接并达成合作,在讯飞开放平台的支持下,研发出了AItalk智能语音机器人。
随着科技园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企业与企业之间,园区与企业之间,在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越来越密集,而基于此产生的集群效应正在以最大的利好反哺园区乃至企业。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刻重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在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上精准发力,形成新的优势产业集群。